电动汽车业的大牛行情,会在2021年续演吗?

  • 电动汽车业的大牛行情,会在2021年续演吗?已关闭评论
  • A+
所属分类:IT资讯

今年年初,特斯拉(Tesla)的股价飙升至6490亿美元,超过全球七大汽车制造商的总市值,一些投资者相当兴奋,其他投资者感到不安。即便首席执行官埃隆•马斯克发出警告,现在该公司也完全能够单独归入一类。

电动汽车业的大牛行情,会在2021年续演吗?

“我早就说过股价太高。”12月初,马斯克说道。“但他们不听我的。”

对于想模仿马斯克成功的初创企业,还有努力寻求颠覆的传统汽车制造商来说,针对未来电动汽车需求的担心已经基本散去。正因为出现特斯拉现象,人们才达成共识,即电动汽车是不可否认的未来。

“现在市场更加认同电动汽车乃是大势所趋。”管理约3700亿美元的Baillie Gifford的投资经理迈克尔•派伊表示,该公司是特斯拉和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蔚来的大股东之一。十年后回头看,“现如今可能会成为电动汽车大普及的十年。”

发展到当前这一步,推动力量并不完全是特斯拉。针对传统燃油车的法规更严格、购买电动汽车的支持增加、技术进步再加上规模效益,都推动更多消费者选择电动汽车。不过还有两个大问题:其他初创企业能否复制特斯拉的成功?电动汽车市场能否快速增长支持现有企业和初创企业?

“当前之所以出现种种泡沫,就是因为没有人想错过下一个特斯拉。”芝加哥地区专注能源投资的Volta Energy Technologies的首席执行官杰夫•张伯伦说,“问题是哪家公司可以成为下一个特斯拉?”就在特斯拉最近实现大规模量产并产生现金流之前不久,马斯克还曾经表示公司面临“致命的危险”。特斯拉成立了17年才刚达到目标,恰恰说明努力追赶的新进入者失败风险很高。面临如此高风险,一直质疑特斯拉的著名投资者略感安慰。著名的卖空者吉姆•查诺斯跟马斯克“痛苦”地对赌了一年,如今转而做空Nikola和其他估值过高的电动汽车公司。“我想提醒投资者,如果身处热门领域一定要小心,因为支持者不仅可能吹捧无利可图的企业,还有强推有欺诈行为的企业。”查诺斯在接受彭博电视台(Bloomberg Television)采访时说。

今年短短几个月内,Nikola的暴涨暴跌就是警示。该公司由企业家特雷弗•米尔顿创立,目标是用电池和燃料电池取代大型车辆的柴油机,从而改变卡车运输业。该公司还表示将建立氢气站网络,先期向客户收取费用。

今年6月,Nikola与通用汽车(General Motors)的前副董事长领导的特殊目的收购公司(SPAC)合并上市。市场相当乐观地认为,公司能够获得现金注入并开始制造卡车,市值一度超过福特。然而9月一名卖空者指出Nikola在技术上欺骗了投资者,股价应声暴跌。公司否认造假。监管机构展开调查,之后米尔顿离开。

Nikola的崩溃并未影响其他家SPAC。2020年所谓的空白支票公司(空白支票公司,又称特殊目的的收购公司——译注)筹集到700亿美元,比2019年增加五倍,至少有15家电动汽车公司已经上市或等候上市。Lordstown Motors就是公布计划的公司之一,宣称在2021年9月将开始生产电动皮卡Endurance,而Fisker旗下的Ocean SUV计划于2022年面世。

“推特(Twitter)有些很有钱也很可靠的人联系我,问我们有没有兴趣跟他们的SPAC合作。”加州电池公司Sila Nanotechnologies的首席执行官,曾经担任特斯拉工程师的吉恩•贝尔迪切夫斯基说。在Nikola造假事件曝光后,10月初曾经给他发信息的空白支票公司董事会成员愈发积极。

2019年底,马斯克证明自己不仅可以主宰新的电动汽车市场,还能够顺便赚点小钱,特斯拉股价也迅速走高。当时的特斯拉发展势头相当强劲,一方面中国加速生产Model 3,另一方面在加州则加速制造Model Y跨界车,目前已经连续五个季度实现盈利。

小鹏汽车也赶上了电动汽车股票大涨的热潮。小鹏汽车总部位于广州,创始人何小鹏也曾经创办了中国最受欢迎的手机浏览器之一。今年8月赴美上市后三个月,股价几乎翻了五倍。

小鹏的副董事长兼总裁顾宏地说:“过去五年里我们一直在谈论渗透和增长目标,然而今年才真正出现爆炸式增长。人们对行业长期增长的信心日益增强。”

即便真如他所说,短期内小鹏在全球销售排行榜也排不到很高的位置。彭博情报(Bloomberg Intelligence)的分析师估计,今年将交付约2.5万辆P7轿车和G3 SUV。然而上个月小鹏市值还是达到530亿美元,而福特(Ford)已经好几年达不到该水平。到了12月,投资者对公司的预计是今年销售每辆车对应约170万美元市值。如果德国巨头大众汽车(Volkswagen)可以对应同样倍数,市值将高达15.5万亿美元左右。然而大众销售每辆车只能够对应约1万美元市值。

说起汽车行业里估值受到二战以来最严重冲击的巨头,还不只是大众。4月,一些市场里汽车销售几乎全军覆没。到今年6月,汽车行业新增债务达720亿美元。

面临各种灾难,电动汽车表现出色。油价暴跌并持续低迷并未造成影响。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支持汽车购买,德国和法国则开始提供补贴帮助制造商走出低迷。

“如果油价达到历史低位、经济严重衰退、汽车销量暴跌以及所有其他因素都没有影响到电动汽车的增长,就更难说什么因素才可以造成影响。”BloombergNEF的先进交通主管科林•麦克科拉彻说,“发展路径越发清晰,所有可能导致情况偏离轨道的因素都未造成打击,而是某种程度上推动反弹。”

本季度很可能是纯电动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全球销售首次达到100万辆。要知道,2015年的电动汽车销量才刚刚突破第一个百万。目前,全球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即将突破1000万大关。麦克科拉彻说:“数量级每上升一个台阶,就有更多人意识到转变,电动汽车已经突破小众圈层,获得全民关注。”

在一定程度上,传统汽车制造商也从电动汽车的需求激增方面受益,但今年只有少数汽车制造商股价出现明显上涨。通用汽车和戴姆勒(Daimler)等企业奋力转型也广受赞誉,此前巨头们花了一个多世纪才在传统燃油车基础上搭建好制造业、劳动力和零售方式。

去年11月通用汽车向投资者表示,到2025年将斥资270亿美元引进30款电池驱动车型,预算增加了三分之一以上,股价也受到提振。但通用汽车收购一些凯迪拉克(Cadillac)的经销商并不认同转型,经历了不少波折。

戴姆勒预计,到本世纪末,全球销量一半以上都会是电动汽车,因此不得不克服工会反对将传统燃油车产量削减70%。上个月,戴姆勒的一家动力系统工厂负责人转投特斯拉,还引发工人集体抗议。

马斯克可能有志占领戴姆勒的大本营德国和欧洲其他地区,但今年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之所以能够第一次与中国匹敌,还是依靠传统企业。在美国,通用和福特都在制造电动皮卡,成功地抵抗丰田(Toyota)和其他公司,守住这块最赚钱的细分市场。

“我不会低估该领域的传统代工商。”Aberdeen Standard Investments驻新加坡的投资经理克里斯蒂娜•翁表示,该公司管理约5630亿美元的全球资产,其中也包括丰田。“如果拥有盈利且可以产生现金流的业务,就能够用来投资新兴业务,确实有助于平衡风险。”

汽车行业里,大众的首席执行官赫伯特•迪斯对马斯克和特斯拉最为支持且公开称赞。2015年柴油机排放丑闻发生前他刚加入公司,此后一直主张转型电动汽车。在上个月一场两小时的简报会上,大众讨论未来五年大额投资方向,期间提到31次特斯拉。

“我们认为特斯拉是非常重要的竞争对手”,因为马斯克“真正拉动了整个行业,”上个月一次采访中迪斯说,“他有软件背景,还具有很多我们需要加强的能力。他是我们的参考。”

不过大众今年推出极重要的新款电动汽车车型时,遇到了跟特斯拉类似的麻烦。当时大众ID.3发布时遇到软件问题,于是雇佣承包商在帐篷里修理数千辆电动后开盖车,某些功能还没有就绪就匆忙出售。此事让人想起两年前特斯拉的Model 3出厂前遇到问题时,在停车场搭起建筑匆忙修理的一幕。

尽管ID.3上市过程颇为曲折,但迪斯已经看到回报。11月,该款车的销量超过了欧洲的其他电动汽车。Evercore ISI的分析师预测,在可以预见的未来,大众和特斯拉将形成全球电动汽车市场双寡头垄断。Baillie Gifford的派伊认为大众准确把握了汽车业的发展方向。在他看来,很多传统汽车制造商还没有理清头绪。

“如果40吨重的半挂卡车驶来,就别傻笑着躺在路中间了。”派伊说。即便是大众之类“已经领悟关键的企业,要在规定时间内采取行动也仍然面临挑战。”

weinxin
微信
扫一扫